山区鸟禽

金雕

金雕是生活在瑞士的最大的猛禽。它的翅膀张开可长达2.2米长。金雕主要以象兔子、土拔鼠及狐狸这样的哺乳动物和腐尸为食。金雕的眼力非常尖锐:它可以在1公里以外的看到一只兔子。

金雕生活在海拔1500至3000米的开阔或半开阔地区。它们的巢建在长在凸起岩石上的树木的顶端或者—比较少见的是建在高大的树木之上。每对金雕夫妇会建造多处鸟巢。

一对金雕伴侣通常终身为伴并且控制一块50至100平方米的领地。

据推测瑞士境内的阿尔俾斯山及附近地区生活着300对金雕。人们希望它们也会迁往尤拉山区生活。在法国尤拉山区已出现了第一对金雕。

自1953年起,金雕便被列为受保护动物之列。

胡秃鹫

胡秃鹫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大型飞禽。它的翅膀张开可长达3米,甚至大于某些金雕。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。它的羽毛非常与众不同:自由生活的胡秃鹫的羽毛,当它在含铁的水中洗澡之后会变色。白色的部分会变成铁锈色,这样可起到很好的掩护作用。

胡秃鹫的食物也相当特别:主要以裸骨为主。胡秃鹫的食管非常有弹性,因此它可以吞下整块巨大的骨头(大至牛脊椎骨)。如果骨头太大,胡秃鹫会叼着它飞至50至80米高然后让它落下,摔成可以吞咽的大小。

胡秃鹫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们的孵化关系。胡秃鹫不仅会成对生活在一起,还会三只一起生活 (两只雄性,一只雌性)。孵化期间这两只或三只鸟生活在一起并且共同照顾它们的鸟巢。这种三只鸟组合的原因不明。有一种说法是,两只雄鸟保护它们的鸟巢比一只要容易一些。胡秃鹫之间常常会为争夺最好的筑巢位置而争斗,很多情况下胡秃鹫会承接金雕留下来的巢穴。

一般情况下,雌性胡秃鹫会生下两只蛋。第二只雏鸟会在第一只破壳一周之后出壳,并且要比第一只雏鸟小很多。这只小雏鸟实际上只是大雏鸟出现意外时的替补。在食物紧缺的情况下,小雏鸟有时会成为大雏鸟的充饥之物。

19世纪后半期胡秃鹫从阿尔卑斯山地区消失了。首先是因为食物(野味和山羊)越来越少,再者是因为胡秃鹫遭到农民的驱赶,因为据说胡秃鹫不仅捕杀羊群,甚至吃婴儿。

20世纪末,一个精心安排的吸引胡秃鹫的计划被实施,除瑞士之外,奥地利、法国、意大利和德国也参加了这项计划。1987年第一批胡秃鹫被在奥地利放飞。瑞士选择格劳宾登州的国家公园作为胡秃鹫的栖息地,这样可以避免距离过远带来的不便:因为一只1987年被在奥地利放飞的胡秃鹫,一年以后生活在600公里以外的法国境内。

星鸦

星鸦对石松(瑞士五针松)生物圈的循环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这种松树生长在阿尔卑斯山中部海拔1’100米地带。星鸦身长30厘米,重量在150至210克之间。冬天星鸦的主要以松树种子为食。它们把这些松子埋藏在森林中的角角落落,而且挑选适于松树生长的地方埋藏这些种子。那些冬天没被星鸦吃掉的松子,第二年生长成新的石松。星鸦就是这样保证了石松的生长,同时也保障了自身食物的来源。

星鸦长着一个非常特殊的嘴巴:它下嘴的巨大边沿帮助它衔住种子,并通过摇摔检验果实的质量,最后将它砸开。优良的种子被含在喉囊中转移到森林中。星鸦可以携带80粒松子或20颗榛子飞行,而不受任何影响。

冬天,当白雪覆盖森林时,星鸦有时要挖一个130厘米的坑才能找到它埋葬的食物。

黑琴鸡

雄性黑琴鸡的外观很容易被辨认,它的羽毛呈黑蓝色,尾巴分为两岔。而雌鸡则非常不显眼:它的身体比雄鸡小很多,羽毛呈由棕灰色至黄棕色的保护色。

黑琴鸡主要生活在前阿尔卑斯山和阿尔卑斯山海拔1200至2200米高处地区。

黑琴鸡非常耐寒 。冬天它们几乎不从事任何活动。它们在雪洞中度过漫长的冬季,洞穴出口处用积雪掩盖。封闭在洞中的空气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,加之它们自身的体温,使洞内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。它们只有在寻食时才会离开它们的洞穴。另外,它们的羽毛在充满空气的时候,也可以起到保温作用。同时羽毛也可以保护它们的鼻孔(温暖吸入的空气)和它们的爪(防止过深地陷入积雪),以此抵御寒冷和冰雪的侵袭。

更多信息